主页 > 诗词 > 正文

古诗蝉的原文

2025-04-09 02:46:27 来源:美文汇 点击:0

古诗蝉的原文

古诗《蝉》原文如下:

唐·虞世南

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

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

翻译成现代文:

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,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,蝉声嘹亮,传的甚远,由于蝉本身高居树上,所以它鸣声显见得传得远,而不是凭借秋风之力。

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,是作者借咏蝉以抒发自己高洁的品格的,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,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。“垂緌”二字可不是随便说的,联系下文来看,那像是人世间的高士傲然不群、潇洒出众拔萃之处,使人联想到那种视富贵如浮云,“犹将抱明月而长终”的精神,后二句语意双关,既说借秋风而传响,见得声之远;又说非借秋风而见称,见得非惟秋风耳,实有其它内在资质让其声远,即保持高尚节操,就能流芳后世,这是正意;如随波逐流,用附势趋炎来换“成名成利”,则是反意了。